由于定量包裝商品種類的不斷增多,生產企業計量管理水平的參差不齊,一些定量包裝商品在生產與銷售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廣大消費者對此反應強烈。由于企業素質、包裝設備水平和計量管理能力參差不齊,導致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管理水平差異較大,從而引發大量的計量糾紛。
生產企業計量管理存在問題
一是計量法制意識淡薄,計量管理工作不被重視。
企業為使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視產品的計量問題,缺斤短兩對凈含量檢驗置若罔聞。不明確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檢驗的法律法規,對生產過程中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允許誤差,外包裝凈含量標注要求等計量要求規范缺乏了解。由于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檢驗的不重視,某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所生產商品的平均凈含量及單件商品凈含量的要求模糊不清,認為商品外包裝標注凈含量就是商品連同外包裝重量,把其控制在負偏差或對凈含量總重錯誤計算,從而導致商品缺斤短兩。有的企業長期使用同一種方法和同一個計量器具對不同的商品進行計量,這是非常不科學的方法!抖堪b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是商品法制計量的重要規定,也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商品規范交換的基本要求。生產領域各企業應根據該管理辦法,提高法制計量意識,建立并完善計量監督管理檢驗機制,實現精細化計量,準確化計量,從而強化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計量保證能力。
二是計量設備及檢驗用計量器具選擇不合理。
某些企業生產選配計量器具準確度、精確度和設備量程都無法滿足使用要求。計量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超期進行使用。計量管理專人專管缺位,往往認為新購計量設備、器具出廠就是合格的,無需檢定和校準,忽視誤差。設備操作人員只知道如何生產,對設備使用條件、校驗知識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地將短缺量控制在要求范圍內。還有許多小型及私營企業進行小作坊生產,未按監督管理辦法要求,使用了未滿足被測商品最大允許負偏差的1/3的計量器具,這都是造成定量包裝商品計量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檢驗與監管部門現存問題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第三條要求政策監管部門對全國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h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個別地方縣區檢驗部門在所屬區域無資質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檢驗工作,相關人員沒有進行過培訓、考核,不具備定量包裝商品檢驗設備和工作條件,無法確保檢驗工作準確、公平、公正。對生產與銷售企業的宣傳普法力度不夠,造成企業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檢驗不理解,使抽樣檢驗無法有效開展。以處罰為主要措施的監管無法促進企業與銷售領域的良性發展。